松套管微型电缆

耐用的松管光纤电缆配有聚乙烯护套和尼龙白蚁层,可在澳大利亚环境中提供卓越的保护。
  • 易于安装的设计
  • 尼龙白蚁阻隔层,提供地下保护
  • 干式阻水设计
  • 适用于管道和直埋部署
  • 防紫外线外套

旨在超越性能

确保交付无误

简化采购流程

随时快速部署

已具备规模化能力

合规性得到保证

这款松套管光纤光缆设计紧凑,易于在狭窄的管道环境中安装。其较小的直径允许每根管道容纳更多光纤,从而优化管道利用率。黑色聚乙烯 (PE) 外护套具有良好的耐候性,尼龙层则具有防白蚁功能。芳纶纱和 FRP 杆增强了抗拉强度,而干燥的阻水材料则使安装过程清洁便捷,无需工具即可完成操作。

该光缆支持管道和直埋应用,适用于宽带、企业、运营商和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。该光缆提供6芯至96芯光纤配置,并支持多种光纤类型,可确保长途、城域和园区网络部署的稳定性。

施工细节
纤维数6至96根光纤
纤维类型单模G.652.D
单模G.657.A1
单模G.657.A2
多模 OM3
多模OM4
其他特种光纤
管类型采用干阻技术的聚合物松管
防水干吸水膨胀纱线和胶带
实力会员芳纶纱和玻璃钢棒
外套聚乙烯
白蚁防治尼龙
外径
外径,6-12 根光纤7.0毫米
外径,24 根光纤8.2毫米
外径,48 根光纤9.0毫米
外径,72 根光纤10.1毫米
外径,96 根光纤11.0毫米
重量
6 纤维40公斤/公里
12 根纤维41公斤/公里
24 纤维55公斤/公里
48 根纤维60公斤/公里
72 根纤维80公斤/公里
96 根纤维90公斤/公里
机械特性
最大拉伸载荷(短期)0.8–1.8kN(≥2.0×电缆重量)
抗压强度2.5千牛/10厘米
弯曲半径
6 纤维140mm(安装)/ 70mm(静态)
12 根纤维140mm(安装)/ 70mm(静态)
24 纤维160mm(安装)/ 80mm(静态)
48 根纤维180mm(安装)/ 90mm(静态)
72 根纤维200mm(安装)/ 100mm(静态)
96 根纤维220mm(安装)/ 110mm(静态)
环境特征
安装温度-5°C 至 +45°C
工作温度-30°C 至 +60°C
储存温度-30°C 至 +70°C
遵守
标准IEC 60794、AS/CA S008、ITU-T 光纤标准
符合 RoHS3 标准是的
单模,G.657.A1
C-LTMC-S7-006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6 芯光纤,单模 (G.657.A1)
C-LTMC-S7-012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12 芯光纤,单模 (G.657.A1)
C-LTMC-S7-024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24 芯光纤,单模 (G.657.A1)
C-LTMC-S7-048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48 芯光纤,单模 (G.657.A1)
C-LTMC-S7-072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72 芯光纤,单模 (G.657.A1)
C-LTMC-S7-096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96 芯光纤,单模 (G.657.A1)
单模,G.652.D
C-LTMC-S2-006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6 芯光纤,单模 (G.652.D)
C-LTMC-S2-012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12 芯光纤,单模 (G.652.D)
C-LTMC-S2-024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24 芯光纤,单模 (G.652.D)
C-LTMC-S2-048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48 芯光纤,单模 (G.652.D1)
C-LTMC-S2-072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72 芯光纤,单模 (G.652.D)
C-LTMC-S2-096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96 芯光纤,单模 (G.652.D)
多模,OM3
C-LTMC-M3-006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6 芯光纤,单模 (OM3)
C-LTMC-M3-012-PN松管微型电缆,12 芯光纤,单模 (OM3)
C-LTMC-M3-024-PN松管微型电缆,24 芯光纤,单模 (OM3)
C-LTMC-M3-048-PN松管微型电缆,48 芯光纤,单模 (OM3)
C-LTMC-M3-072-PN松管微型电缆,72 芯光纤,单模 (OM3)
C-LTMC-M3-096-PN松管微型电缆,96 芯光纤,单模 (OM3)
多模,OM4
C-LTMC-M4-006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6 芯光纤,单模 (OM4)
C-LTMC-M4-012-PN松管微型电缆,12 芯光纤,单模 (OM4)
C-LTMC-M4-024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24 芯光纤,单模 (OM4)
C-LTMC-M4-048-PN松管微型电缆,48 芯光纤,单模 (OM4)
C-LTMC-M4-072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72 芯光纤,单模 (OM4)
C-LTMC-M4-096-PN松套管微型电缆,96 芯光纤,单模 (OM4)